【人文经管】书院制平台•前方一大波读书会来袭

创建时间:  2018/12/14  薛赛男    浏览次数: 返回


冬季学期第二周,书院制平台读书会第一轮在宝山校区新世纪22号楼北一楼活动空间、东区文学院,法学院大楼等地热烈开展。2017年冬季学期,人文经管组创新活动课,打破活动课空间及内容的局限,全面引入读书会形式,以组内交流探讨为主,朋辈指导为辅,希望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人文内涵。2018年冬季学期,读书会继续进行,请大家跟随融媒体菌一起去现场一探究竟吧~

人文3-4班第一轮读书会

新闻与传媒

新闻与传媒组的主题是娱乐至死,选择的书目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 首先,他们分享了各自选择新闻和传媒主题的原因,主持人对尼尔?波兹曼以及他的作品《娱乐至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随后,主讲人开始发表各自的看法。主讲人连翊辰对作者的部分理论前提,如“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持赞同意见,即主流媒介的特性会影响人们认识问题与传播思想的方式。不过基于此方面研究而导出文化即将向娱乐文化全面过渡的悲观论调,她还是持保留意见。她认为视听语言与互动技术的结合,也许能成为我们的社会避免“娱乐至死”的关键解药。主讲人王静怡认为娱乐所导致的碎片化阅读正在摧毁人们对独立思考的渴求,但并不是只有文字只有印刷品才可以表达深刻的道理,引发人们的思考,视觉同样可以。

接着,评论人们也对主讲人的发言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柳涵萱评论道:“英国作家阿兰说: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我们日常接触的新闻媒体影响了我们的想法,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新闻。”评论人张诗佳道:“娱乐是现代社会人们十分关注的主题,一部分人认为过度娱乐,一部分人认为要适度娱乐,我们应做到适度娱乐。”林佳欣评论道:“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造成信息过剩。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所产生的附属品飞速发展,造成信息碎片化,使人们迷失在繁杂的信息中。”

法律与文献

法学组邀请了法学院金枫梁老师参与指导与讨论。主讲人曾添分享的书籍是《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并结合电车难题,米兰达警告等案例,谈及“道德选择”“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话题。金老师对主讲人发言进行补充拓展,就“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发表看法,组内同学对主讲人发言进行提问补充,谈及案件审判和道德及社会影响的关系。金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指正,讲述法律与政治、社会和专业审判的关系,并引申至法律的本质。

主讲人蔡申扬讲述《法哲学原理》的读书体验和并做评价,金老师结合蔡申扬同学的分享提出有关法学学习的建议,并给予图片同学们读书指导和书目的推荐。热烈的讨论结束后,金老师带领法学组同学集体参观法学院模拟法庭,同学们兴致盎然,提出了很多问题,金老师一一解答,同学们在本次读书会中收获颇丰。

文学与艺术

爱情,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无论是那些美好的,甜蜜的,还是悲戚的,苦涩的,都值得细细品读,认识其中所包含的爱情观,对以后的人生和爱情加以思考,感悟人生,这也是文学组选定这一阅读主题的初衷。

在自由发言环节,主持抛出问题:大家心中的理想爱情是什么?对爱情有什么定义和看法?什么可以称之为爱情?杨紫涵认为爱情实际上是一种利益互补,罗曼蒂克式的恋爱只存在与青少年时期,恋爱中的双方要有共同的目标。爱情最好的归宿是平静,是归于平淡,人间至味是清欢。张筱认为爱情是需要相互驯养和付出的,是需要反馈的。

接下来同学们进行了书目推荐,邵明儒推荐:《浮生六记》沈复、《莎士比亚全集》、《平如海棠》《平如美棠》是一本值得品味的爱情文学,平如就是饶平如老先生,今年97岁,他参加过抗日战争,本书由柴静和白岩松对老先生进行采访,由柴静整理写成,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爱情传奇。书中有美丽的国风彩绘,生动展示了平淡又艰难,相互扶持的爱情。陈子萱推荐书目:《务虚笔记》史铁生,所谓命中注定是不存在的,只是在恰好的时间遇见恰好的人。梅傲霜推荐书目:《我们仨》杨绛,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杨紫涵推荐书目:王硕《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真正的爱情就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方需要改变,来包容另一方。读书会结束后,文学院的学姐还带着同学们参观了文学院的院史馆,实验室等。

哲理与文明

主持何岱昀围绕自我救赎这个话题开启了该小组读书会,卢宏发表了自己对于自我救赎的看法,列举了《安娜卡列尼娜》,《肖申克的救赎》等作品来论证。主讲人魏雨笛分享了她眼中的自我救赎:“当提到救赎,再谈到书籍,我会联想到一个由书籍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其主角运用惊人的才华与坚定的毅力从监狱中逃脱出来找寻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故事感动我们数人,其中的名言:“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看过电影的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是的,在主角安迪看来对自己永远留有希望就是在自我救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也只有自己才能够救赎自己,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么又渴望谁能够救赎你呢?但是当提到自我救赎的时候,我也在怀疑,是否只有希望,只有自由那些正能量的词才是救赎自我的真正的方式呢?”

主讲人朱思锐推荐的书是《文学回忆录》:“《文学回忆录》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由作者写就的书,而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在各位听课的艺术家客厅中,开展的一场忽忽长达五年的“文学的远征”的全记录,由他的“良生益友”陈丹青手写笔记并最终整理出版。有人可能也注意到,我刚刚说木心是讲述者,而不是作者。要说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不过是木心先生个人对世界文学史的回忆,与我们的主题“自我救赎”,我觉得既可以说毫无关联,又可以说是息息相关。而“息息相关”就在于,这本书其实可以理解为木心自我救赎的一个证据。”随后,其他同学也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主讲人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和讨论。

社会与信息

此次读书会的主题为社会与信息,各主讲人和点评人围绕社会与信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围绕这个主题拓展了相关的想法。

第一位主讲人南霄娟围绕信息的概念,从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等角度阐述了信息的概念,为我们带来了信息的具体分类以及信息的功作用等,当信息与推动产业技术升级、资源优化配置、人类文明进步所关联,当我们迈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更是成了这个时代所必不可少的符号,它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信息侵权等是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角色,而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更是涵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跨越式发展,与民主、数字化、就业、城市化、生活化更是息息相关。第二位主讲人李沅林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理解媒介,二是货币哲学。她从媒介对信息的反作用,媒介即讯息两方面谈到,当我们面对报纸、新闻联播时,收获的时不同的效果,而在当下的格局下,媒介已经成为了要用整体思维去看待的一个事物。

勇乃文提出,碎片化的内容影响了我们的深度思考,其实媒介并无对错,如果我们都只用看书,那还用老师做什么。以及针对李沅林之前提出的同质化,在“着是否限制化而影响了表达自由”上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有个体自由的问题,在物质与精神上,实际上人很难有真正的自由,而这里就涉及到“人的社会化”的问题。

随后同学们又就键盘侠等概念提出并展开讨论,以及商讨是否的合适的辩题可以用来辩论,当“自来水”“网络水军”等概念被提出,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了激烈的谈话。

全球化经济

该小组讨论的主题是从中美贸易战看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读书小组经过讨论总结了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导火索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美国对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也可能是导致中美间挑起贸易战的原因、同时和政治有很大的关联,美国为了维系其霸权主义,及其经济和政治霸权,遏制中国发展,削弱中国经济实力的小规模试探性战役。

最后该小组总结:贸易战打不出胜负,只会加剧双方的利益的损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G20中美双方领导人的洽谈,中美经济关系能逐渐缓和,走向互惠互利的道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第一轮读书会中,同学们就不同的主题分享了自己阅读的书籍和感想,大家认真准备热烈发言,寒冷的冬夜里,思维的火花在碰撞,相信本轮读书会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感悟和收获,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轮读书会中能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图/人文3-4班 文/人文3-4班 校对/薛赛男)





上一条:【学在理一】材料学院专业介绍会

下一条:【学在理一】“导师和他的朋友们“系列讲座:认识能源与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