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下午4:00,在社区学院2楼多功能厅我们请到了上海大学生理学院辅导员心理二级老师荆瑞老师为我们主持以“对话情绪”为主题的社区院冬季学期大学生心理素养提升课程。
首先,荆瑞老师以一个考验我们反应力的互动小游戏“乌鸦打乌龟”作为暖场,在游戏的同时带领我们认识到对外界的反应在我们的生理机制中占据的重要位置。随后,老师抛出三个问题:“膝盖磕破了怎么办”,“生病感冒了怎么办”,“骨折了怎么办”,在得到同学们的回答之后进一步深入,将问题代入到了心理层面:“如何减轻拒绝带来的痛苦”,“如何缓解孤独的情绪”以及“如何面对失败带来的孤独和自责”。通过这些问题,荆瑞老师让同学们认识到了面对生活中物理层面的伤害和疼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心理层面上,我们却缺乏了应对的方案。由此,老师揭示了现在的我们对于心理问题缺乏关注与应对策略的问题。
随后,荆瑞老师又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个人将自己能想到的情绪用彩笔写在白板上,接着通过分析白板上的内容,给“情绪”定义:情绪是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统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反应行为。之后,又通过四位同学的上台演示以及“你做我猜”的小游戏,向我们展示了在情绪表达中,一般人更倾向于通过行为与动作表达而非直抒胸臆。
接着,老师向我们阐述了情绪是一种客观现象的事实,由爱丽丝ABC情绪理论(诱发事件只是情绪产生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取决于我们对事件的评价和看法而产生的信念),向我们介绍了一种认识自己、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通过描绘 事件—情绪—我对自己的看法 的三角形,来感受在此事件之下我们的真实情绪,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应对措施,以观察自己的行为。但是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老师揭示了在场同学普遍倾向于描绘负面情绪以及事件的事实,同时引出为什么负面情绪如此容易干扰我们的问题。在同学们与老师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结论:生活中,快乐等正面情绪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因此负面情绪的出现格外显眼,我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将负面情绪放大,而负面情绪又主要来源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负性认知。在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之后,老师也给出来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将生活中的正面情绪,例如高兴、幸福的时刻记录下来,有意地强化自己的正面情绪,从而减轻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
讲座的最后,老师提到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好坏,TA只是我们对于事件的应激反应,是认识自己的一个信号,面对负面情绪,我们可以通过情绪隔离(如刻意回避,不去想)以及情绪补偿(如通过其他活动产生正面情绪)的行为来正面保护自己,也可以通过刻意强化正面情绪的方式来减缓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
本次讲座中互动环节丰富,在老师充满哲理和趣味的解释中,同学们学习到了许多有关情绪的小知识。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本次讲座落下帷幕,本学期的心理素养提升课程也告一段落了。让我们期待未来的课程,积极地面对心理的难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