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晚上六点在FJ204,课外培养中心有幸邀请上海大学社科学部哲学系沈海燕教授走进人文大类的活动课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以"人生的幸福与超越"为主题的讲座。为大一同学开启了读书会的第一课,帮助同学认识何为幸福。
沈海燕教授以幸福度的调查为引进入本次讲座的主题——幸福。她指出当今社会人们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心理压力,二则是社会环境。首先,沈海燕教授与现场同学展开探讨,她分别向三位同学提问:"你理解的幸福是什么?"有同学思考了一会,回答道很难定义;也有同学被沈海燕教授五问五答的方式不断深入剖析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沈海燕教授风趣地以绩点与学习的例子引导同学更加清楚直白地说出自己对幸福的明确理解;同时,另一位同学引用名人名言回答说,她认为幸福是没有荒谬感,若生活没有意义那幸福也失去了意义。接着,沈海燕教授讲述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与对幸福的理解,以此引出获得幸福的方式——走出自己的路,认清人生的目标。
"那么,"沈海燕教授继续抛出问题,"人生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次,她仍然是运用与同学的互动问答的方式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结合,注重自己的感受是否与同学产生共鸣,每一次叙述完自己的经历后都会打趣地询问同学"是这样吗?""你们有这种感受吗?""你觉得吗?"同学们同时给予了强烈的反馈:有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有人轻声说是;也有人从眼神中透露出了与沈海燕教授的共鸣。不仅如此,沈海燕教授向同学们展现了爱因斯坦的幸福观——"一个安静和温和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快乐,不断追求成功引发无尽的动荡不安。"和"只要你想,就有办法。"这两条引起一些同学小声地与旁边的同学的讨论,更有甚者,直接向沈海燕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沈海燕教授兴冲冲地跑下讲台,将话筒递给这位同学,邀请他发言并且兴致勃勃地倾听这位同学的发言。最后,沈海燕教授总结道:在她看来,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幸福的意义在于超越性,而这份超越性正是来自于对自我的认识。
幸福本身就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是我们忽略了幸福的存在,只想着那个遥远的目标,于是把幸福遗忘在路的两旁。沈海燕教授以互动问答的方式激起同学们在讲座上的参与度,激发每个人的思考与兴趣。她的倾心分享让同学们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与意义。
文/邵亦非 图/读书会项目 校对/王一川